信息是展会的活力之源
欧马腾会展 2012-11-17 795
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会展活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不断得以发展,关键在于展会能够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供求信息和产品信息,无论对买家还是卖家来说,从展览会上获取这些信息比他们挨家挨户去搜寻,至少要节省成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商品供求双方的“交易费用”。国外的有关资料显示,参加展览会已经成为企业成本最低、收效最好的营销方式。
展览会之所以受到商家的青睐,除了“信息集聚效应”外,展览会还提供了一种“信息筛选机制”,市场竞争是这种机制的驱动力量。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买的不如卖的精”,在经济学中就是指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就是说,商品的生产者更清楚地了解商品质量、成本等信息,而买方却不知道,如果没有同类产品作比较,买方在这笔交易中更容易吃亏。买方之所以愿意通过参加展览会购买商品,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展览会上有大量的卖家,卖家之间存在面对面的竞争,买家不仅可以从展会上获取更多同类或替代产品信息,有利于买方对商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比较,扩大选择空间,而且买家还可以从卖家的竞争中获取商品真实的成本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由此看来,“规模做大、观众做专”不仅是会展组织者的卖点,而且也是专业展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因为规模代表了信息集聚的数量,而专业化代表了展会信息的质量。只有“规模做大、观众做专”,才能够为参展商提供理想的交易平台。尤其对商业性展会来说,参展商最根本的动机在于推广产品、促成交易,而交易效率的基础在于信息含量和有效性。
作为纺织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国际纱线展、面料展、针织展与服装展能够在2004年春天同期在北京举行,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而且体现了展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因为这种从纱线到面料再到服装“联合舰队”式的展出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展会的信息含量,增加展会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吸引力,而且有利于反映纺织业的流行趋势,有利于平衡纺织产业链中的供需关系,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尤其对处在产业链中间层次的面料生产厂家以及既能够面对消费者又能够搜寻面料供应商的服装生产厂家来说,他们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因为在这样的“供销一条龙”式的展会上,他们不仅能够得到有价值的产品销售信息,而且能够获取原料供给信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